4月30日在北京召开的“世界首台‘医院中子照射器’治疗恶性黑素瘤学术研讨及推广会”上获悉,“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硼中子俘获疗法技术研究”获重大进展,由我国科学家历经十余年研制的世界首台专门用于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的医院放射治疗装置——医院中子照射器(IHNI),在国内首例恶性黑素瘤患者临床试治中达到预期验证目标。
“医院中子照射器”由我国核反应堆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设计,拥有我国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已获7项国家专利授权,相关技术在2012年荣获“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周永茂院士在本次会议上介绍说,硼中子俘获疗法是世界先进的二元靶向放射治疗方法,其原理是将强靶向性含硼药物施于癌细胞并使其滞留在细胞之中,通过热中子与硼的俘获反应使产生的能量仅作用于约10微米的癌细胞内,达到彻底破坏癌细胞遗传结构,使其不能修复从而凋亡的作用。使用硼中子俘获疗法进行恶性肿瘤治疗,可以在彻底杀灭肿瘤组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患部周围正常组织及功能,大大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与生存期。目前,国际上只能在堆功率从几百到几万千瓦的大中型研究堆上对患者进行该放射治疗。而我国首创的医院中子照射器是世界首台专门为BNCT设计的微型反应堆中子源装置,其功率只有30千瓦,能在医院内实施治疗。它被国际原子能机构称为“具有亲用户的核安全特性”,医师可自行掌控;其堆芯一炉装料可持续使用一个堆寿期约20年;除常规供水、供电外,其无需特殊配置;照射器的堆芯实现了低浓化,摆脱了国际上对高浓铀防核扩散的种种审批限制。
中南大学湘雅三院副院长朱晒红介绍说,根据国际BNCT临床应用经验,医院中子照射器可以用于皮肤恶性黑素瘤、头颈部复发性肿瘤、脑胶质瘤、脑膜瘤、转移性肝癌等癌症的治疗。患者入组和治疗流程是:医生按照临床试验方案选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患者接受硼携带剂药代动力学试验,在试验过程中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测量患者肿瘤组织和血液硼浓度比(T/B),T/B值达到要求的患者入组;医生获得入组患者患部的影像学资料,制订治疗计划(包括模拟摆位确定患者治疗体位,确定患者靶区和紧要器官,用蒙特卡洛方法计算患者各器官治疗剂量);在BNCT治疗当日给患者注射硼携带剂,用ICP方法测定患者血液中的硼浓度,根据血硼浓度确定照射时间,对患者进行中子照射,之后观察患者的反应及近期、长期疗效。
据专家介绍,我国研制的医院中子照射器在国内首例恶性黑素瘤患者临床试治中达到了预期验证目标,研究人员未来将进一步开展BNCT治疗恶性肿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拓展其应用范围。
本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会皮肤肿瘤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湘雅三院、北京凯佰特科技有限公司主办。来自核工程、核安全及皮肤科、肿瘤科、核医学科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出席会议。